首页 > 中医养生

中医教你如何抓药!是药三分毒 懂这15点健康用中药

网友投稿 中医养生 2016-03-18

中药的注意事项 十五种不当使用方法

1.有些中药含有有毒成分,如附子中含有乌头碱,小剂量使用具有治疗作用,剂量过大或使用不当就会引起中毒;

2.有些中药不含有毒成分,但过量服用也会引起中毒,如过量服用肉桂就会引起血尿;

3.辨证用药不当,如给肝阳上亢病人服用细辛、肉桂等,等于火上加油;

4.中药来源品种不当,如桑寄生本无毒,但寄生在有毒植物上的桑寄生就会含有相应的有毒成分;

5.有些药材未经炮制或炮制不当,如经过炮制后的法半夏没有什么毒性,但生半夏却是有毒的;

6.中药煎煮不当,一般认为煎煮时间不足可能引起毒性反应;

7.误服误用中药十分危险,如把香加皮当作五加皮使用,就会发生洋地黄样中毒;

8.受到污染或变质的中药;

9.用药途径不当,如作为肌肉注射用的中药注射液被用于静脉注射;

10.用药时间过长,如黄花夹竹桃含有强心苷,长期使用会发生洋地黄样蓄积中毒反应;

11.有些中药相互间可产生化学反应,如果配伍不当将引起不良反应,如藜芦就不宜与人参等补益类药同时使用;

12.中西药之间也有配伍禁忌,如山楂、五味子、乌梅等与磺胺同时使用就会引起血尿;

13.年龄、性别与体质差异,如妇女哺乳期就对许多药物反应敏感;

14.中药注射剂质量不好,当中含有有害物质、杂质、植物蛋白;

15.外用制剂辅料,如白酒、酒精、醋等使用不当。

结语:民间常有私自用中药的习惯,有些中药古方流传已久,会用真的能治病,但是抓药之前一定要了解以上15个要点。知道这些,能确保用药更安全。

中药小草乌的功效与作用 小草乌的功效与作用

  小草乌具有开胃健脾、驱风除湿、散寒止痛、通络散瘀的作用。小草乌入药以后性质温热能祛风除湿也能温中散寒,它是临床上治疗人类风湿骨痛的常用药,而且治疗效果非常好。但一定要在正规的中药医生的指导下和其他的药物进行搭配,不能够盲目搭配,以免出现药材相克的情况。

  小草乌的功效与作用

  1、祛风除湿

  小草乌是治疗人类风湿骨痛的常用药,治疗效果特别好,在治疗的时候可以取100克小草乌,洗净以后控干切成块,放在干净的大玻璃瓶中,加1千克高度白酒密封浸泡10天以后取出药酒口服即可。

  2、开胃消食

  小草乌还有一些活性酶和微量元素,人体吸收这些物质后能加快身体内消化液的分泌,会起到特别好的开胃作用,另外它还能促进肠胃蠕动。

  3、驱寒止痛

  驱寒止痛也是小草乌入药后的重要功效,它是治疗人类胃寒的常用药,能让人类因胃寒导致的腹痛很快减轻。

  4、驱虫止痛

  小草乌入药后还能驱虫止痛,它对人体内的寄生虫有特别明显的驱逐和消灭作用,能让他们随身体代谢排出体外,而且还能消除身体内的寄生虫卵对人类因寄生虫导致的腹部疼痛有特别好的缓解作用。

  小草乌的禁忌有哪些

  小草乌有毒,不宜久服,以免导致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眼花等不良反应出现,严重会出现神志不清,手足抽搐,呼吸困难,甚至会导致死亡。根据中药配伍禁忌,此药不宜和半夏、天花粉、贝母、白及、白蔹等药物一同使用。

秋季养生吃什么 七款中药汤养阴防燥

进入秋季,天气渐渐转凉,雨量减少,空气湿度相对降低,气候干燥。秋季干燥的气候极易伤损肺阴,从而产生口干咽燥,干咳少痰,皮肤干燥,便秘等症状,重者还会咳中带血,所以秋季养生要防燥。秋季调养应遵循“养阴防燥”的原则,饮食宜养阴,滋润多汁。下面看看秋季中药养生的药方,帮养阴防燥,一起来看看。

1、玄麦甘桔汤

【材料】玄麦6g,麦冬10g,甘草3g,桔梗3g。

【做法】以上诸药,用沸水冲沏。

【功效】养阴生津。用于口干咽燥,咽痛声嘶,大便秘结等阴虚之人。

2、生地西洋参汤

【材料】生地20g,西洋参10g,田七5g。

【做法】可单独炖服或加如鸡肉半斤,共同炖服。

【功效】秋季冠心病、心绞痛或心律不齐:心悸气短,体倦汗出,口渴咽燥,夜间尤甚,睡眠不安。

3、二冬参地骨髓汤

【材料】天冬、麦冬各30g,熟地黄30g,生地黄30g,西洋参12g。

【做法】同煮,可加猪腿骨半斤。

【功效】滋阴补髓,健美容颜。治疗秋季气血不足,容颜衰老,皮肤粗糙,咳逆便秘等。

4、双冬汤

【材料】麦冬30g,天冬30g,龙眼肉15g。

【做法】

1)将冬笋剥去外壳,削去衣皮,斩去老根;

2)放入沸水锅中略煮沸,取出切成薄片;

3)水发冬菇去蒂,去沙洗净,用刀片成薄片,同放盘内;

4)汤锅上火,舀入冬菇汤600g,煮沸后,撇去浮沫;

5)放入冬笋片、冬菇片,加入精盐,再沸后,撇去浮沫;

6)加入味精,倒入汤盆内,淋入香油即成。

【功效】滋肾润肺,养阴清热。适用于秋季肺阴虚引起的劳热咳嗽,痰稠,干咳,肠燥便秘。

5、山药银耳汤

【材料】山药片30g,银耳10g,百合80g。

【做法】以上材料加水同煮,将熟时放糖适量。

【功效】滋阴补肺,养血润燥。

6、莲子汤

【材料】莲子60g,芡实40g,麦冬30g,枸杞子20g,蜜枣适量。

【做法】以上材料加水同煮。

【功效】清心安神,固肾涩精。适用于秋季心肾不交引起的心烦失眠,心悸,腰痛乏力等症。

7、茯苓川贝梨汤

【材料】雪梨1个(中等大小),川贝20粒左右,水发银耳1大朵,冰糖8粒左右。

【做法】

1) 用清水浸泡川贝约10分钟,浸泡后的水,倒掉不要。浸泡川贝的水,有微苦的味道。

2) 雪梨洗净后,切成一口大小的块儿,银耳撕成小朵,冰糖与泡好的川贝一起放入一个大碗(微波炉专用)中,倒入可以没过材料的清水。

3) 在碗的表面覆盖上一层保鲜膜(不需扎孔),放入微波炉中,用高火打7分钟即可。

【功效】健脾和胃,利水渗湿,宁心安神,润肺止咳。适合秋 季咽干,久咳,大便干,皮肤干燥等。

九味中药有助于解酒

酗酒、醉酒引起身体不适,中医古来称“酒毒”。历代医家通过摸索,发现某些中药对缓解饮酒过度有效,但其机理尚待研究。兹录述于此,供参考。

一、枳(木具)子能治酒醉,烦热,口渴,呕吐,二便不利等。《滇南本草》明确提出其“治一切左瘫右痪,风湿麻木,能解酒毒……”《世医得效方》拟枳木具子丸治“饮酒多发积”。此外,枳木具子也能解酒。

二、葛根花善解酒毒,醒脾和胃,解渴,主治饮酒过度,头痛头昏,烦渴呕吐,胸膈饱胀等症。《脾胃论》有葛花解酲(酲:醉后神志不清)汤,《滇南本草》有葛花清热丸等,均疗醉酒为患。此外,葛根、葛谷(葛的种子)也有醒酒作用。

三、草果 具燥湿散寒、除痰截疟之功,因气芳香,有辟浊之性,《本草》引李杲云:“温脾胃,止呕吐,治脾寒湿、寒痰……消宿食,解酒毒、果积,兼辟瘴解瘟。”

四、高良姜有散寒止痛,温中止呕之功。《本草从新》载本品“暖胃散寒,消食醒酒,治胃脘冷痛。”

五、菊花 能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药鉴》载其“……解醉汉昏迷,易醒,共干葛(宜葛花——笔者注)煎汤。”

六、竹茹有清热化痰、除烦止呕之功,对胃热或痰热所致的呕吐效果好。《得配本草》云其“得鸡子,治饮酒头痛。”《药品化义》亦载其治“酒伤呕吐”。

七、白扁豆能健脾、化湿、消暑。《本草图经》载其“主女子带下。兼杀酒毒,亦解河豚毒。”

八、苦参具清热燥湿、杀虫利尿之功,《名医别录》载其“除伏热肠擗,止渴,醒酒……”《本草经疏》亦载苦参“消酒,除渴,明目,止纯血痢、疳痢极效。”

九、肉豆蔻有温中行气,固肠止泻,消食之功。《日华子本草》载其“调中,下气,止泻痢,开胃,消食。皮外络,下气,解酒毒,治霍乱。”《得配本草》亦认为其“消宿食,解酒毒。”

手掌脱皮中药方可治

夏天到了,我们看到很多人的手掌和脚掌都出现脱皮的症状,手掌脱皮症又叫“剥脱性角质松懈症”、“板状汗出不良”。好发于手掌、手指的掌面及足底。因手掌表皮少了表皮的角质层天然屏障,手掌脱皮导致的出血、疼痛不仅影响美观、也使患者的社交工作和生活受到一定影响。

我们常常以为手掌脱皮多与血热与出汗不良所造成,中医对于治疗这种症状有些验方可有效治疗。

1.夏枯草100克,水煎两次,用煎液泡洗双手。每日两次,每次30分钟,连用10~15日可愈。

2.当归15克,紫草30克,用香油200毫升炸焦,过滤去渣留油备用。用油搽手,每日3次,以愈为度。

3.黄芪、白芍各12克,当归10克,陈皮、甘草各5克,桂枝、生姜各3克,大枣4枚,饴糖3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其药渣加水适量,煎后温洗患处15~20分钟,每日一次,6天为一疗程。

4.白鲜皮20克,白芷、防风、地肤子、蛇床子各15克,朴硝12克。水煎外洗,先熏后洗,每日两次,隔日一剂,以愈为度。

5.苍术、白蒺藜各10克,放入保温杯中,开水冲泡后代茶频饮。一般服用两周左右即获显效。

推荐阅读:

  1. 中药小草乌的功效与作用 小草乌的功效与作用
  2. 秋季养生吃什么 七款中药汤养阴防燥
  3. 九味中药有助于解酒
  4. 手掌脱皮中药方可治
本文链接: https://jk.yanglaozn.com/zhongyiyangsheng/11051.html
本文标签: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