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养生

咽喉肿痛怎么办?中医教你掐一个穴位

网友投稿 中医养生 2016-03-18

喉肿痛,只掐一个穴位就搞定,太神奇了

这个穴位就是少商穴。

少商穴是人体肺经最末的一个穴,属手太阴肺经。位于手指,拇指末端桡侧,指甲根角侧上方0.1寸处。

方法一

经常按摩少商穴还可以缓解治疗咳嗽、发热、昏迷、咽喉肿痛、癫狂等症状。

方法二

如果有中医基础可以用三棱针点刺少商穴出血,不懂得就用指甲掐吧,同样有效果。

两个手都有,如果觉得左边喉咙痛就着重掐左手,右边亦然。

两边痛就掐两只手如果你找到中医治病的奥秘,治病就这么简单。

结语:以后咽喉肿痛不用找医生,自己按按这穴位就搞定了!

按这些穴位强肾益气

人体的每个穴位都对应着身体的每个部位,不同的穴位有着不同的养生奇效,那么你知道哪些穴位是对男性补肾有好处的么?在中医学上是有很多的穴位都对男性补肾有很好的作用。今天小编就来告诉大家哪些穴位是对补肾有显著功效的。

搓耳

按摩耳廓能调节肾的功能。

用搓热的两手心搓揉耳廓,然后用拇指和食指搓揉耳廓3分钟,再用两手交替经头顶拉扯对侧耳廓上部12~18次。

搓腰

腰为肾府,刺激肾俞穴和命门穴可壮腰健肾。

将两手搓热,捂于双侧肾俞穴(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上,再以命门穴(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二腰椎棘突下凹陷处)和肾俞穴为中心,左右搓腰,也可上下搓。

擦丹田

此丹田即下丹田,与人体生命活动关系最为密切,可健脾益气,柔肝补肾。

将两手搓热,右手掌心捂于右侧耻骨结节外上,距正中线约2寸的“气冲”穴处,左手掌心沿大肠蠕动方向绕脐做圆周运动。

揉大敦穴

盘腿端坐,赤脚,用左手拇指按压右脚的大敦穴(脚大趾甲根部外侧),左旋按压15次,右旋按压15次。然后用右手按压左脚的此养生穴位,手法同前。

按太冲穴

盘腿端坐,用左手拇指按右脚太冲穴(脚背第一、二趾骨之间),沿骨缝的间隙按压并前后滑动,做20次。然后用右手按压左脚的此养生穴位,手法同前。

揉三阴交穴

盘腿端坐,用左手拇指按压右三阴交穴(内踝尖上3寸,胫骨后缘处),左旋按压15次,右旋按压15次。然后用右手按压左三阴交穴,按揉此养生穴位的手法同前。

除了按摩养生穴位护肝外,男人还要防范肝的“天敌”酒精。酒精是一种很奇特的分子,既能溶于水,又能溶于油,一旦进入人体便如鱼得水,无处不往,人体全身几乎没有它不能去的地方。

首先倒霉的便是肝脏,因为酒精本身就含有毒性,足以伤害肝脏,脂肪肝是最早出现的征兆,只需豪饮几天便可以形成,接着导致“纤维化”,再变成酒精性肝病,随后情况就更糟了,最终发展到不可逆的“肝硬化”。

太溪穴汇聚肾经元气

肾是人的先天之本,生命之源,人体的元阴和元阳都来源于它。太溪穴是肾经的原穴,是肾经元气经过和留止的部位,所以古人称太溪穴为“回阳九穴之一”,认为它具有很强的回阳救逆之功。古代很多医家面对垂危的病人,多用这个穴“补肾气、断生死”,如果在这个穴位上能摸到跳动的动脉,说明病人肾气未竭,还可救治;如果没有跳动,就说明病人阴气缠身,比较危险了。

只要长期的按太溪穴,每天坚持5分钟,只要按准了不必爱护手法是否正确。按摩的时间也是有讲究的,每天下午的17-19点是按摩效果最佳的时间段,如果在这段时间内没有时间也无所谓。按摩穴位的时候要使用拇指执行按揉,力度不太大。有麻的感觉就好。

涌泉穴补肾固元

涌泉穴是人体很重要的一个学位,它的位置在脚底中线前三分之一交点处。有专家说这个穴位是脚的心脏部位,意思就是整个脚都靠着这个学位来供给。涌泉的名字由来也就是这个意思,涌出来的元气流向身体的各处。在养生方面是很重要的一个穴位。

对于按摩涌泉穴的好处,有歌诀云:“三里涌泉穴,长寿妙中诀。睡前按百次,健脾益精血。能益气精神,诃护三宝物;识得其中趣,寿星随手摘。”可见,经常按摩涌泉穴,可以使人肾精充足,耳聪目明,精神充沛,腰膝壮实不软,行走有力。

关元穴封藏一身真元

我们身体里有一种非常重要的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与原动力,叫元气。中医认为元气禀于先天,藏在肾中,又依赖后天精气充养,主要功能是推动人体的生长和发育,温煦和激发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

元气与生俱来,从父母那里继承而来,又依赖后天的充养。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会逐渐减少,人就会呈现衰老的态势。怎样才能更好地守护元气呢?刺激关元穴就是一个很好的办法。关元穴就像人身体的一个阀门,将人体元气关在体内让它不泄漏,是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处,是人身上元阴、元阳的蓄积之处。

按摩关元穴,可以益气补肾。关元穴对于肾脏就好像是一笔巨大的财富,但是它是不会自己给你的,需要自己动手去取,我们只有每天按摩一会关元穴就相当于每天从它那里得到一笔财富,日积月累的这笔财富将会成为一笔巨款。

命门穴

在第二腰椎棘突下,为元气之根本、生命之门户,故名命门。命门之火衰微,则寒邪易侵袭人体,出现畏寒、关节疼痛等症状,因此,此穴为壮阳补肾散寒的常用穴位。操作方法:擦法(用手掌的大鱼际、掌根或小鱼际附着在一定部位,进行直线来回摩擦)治疗,以透热为度,每日1~2次。

神阙穴

在肚脐中,脐乃“先天之结蒂,后天之气舍”,是“五脏六腑之本,元气归藏之根”,可鼓舞一身之阳气,具有温通阳气、散寒通络的作用。操作方法:两手相叠,掌心对准并贴在神阙穴,每次15~20分钟,每日1次。

神阙穴与人体生命活动密切相关。我们知道,母体中的胎儿是靠胎盘来呼吸的,属先天真息状态。婴儿脱体后,脐带即被切断,先天呼吸中止,后天肺呼吸开始。而脐带、胎盘则紧连在脐中,没有神阙,生命将不复存在。人体一旦启动胎息功能,就犹如给人体建立了一座保健站和能源供应站,人体的百脉气血就随时得以自动调节,人体也就健康无病,青春不老。经常对神阙穴进行锻炼,可使人体真气充盈、精神饱满、体力充沛、腰肌强壮、面色红润、耳聪目明、轻身延年。并对腹痛肠鸣、水肿膨胀、泄痢脱肛、中风脱症等有独特的疗效。

按摩五个穴位治便秘

治疗便秘的穴位有哪些?按摩不但可以缓解身体酸痛、舒筋活络,穴位按摩还可以治疗便秘呢!哪些是治疗便秘的穴位?下面就来列举下可以治便秘的穴位,提醒大家一定要确定穴位后再按摩,以免按摩错误穴位导致意外的出现。

治疗便秘的穴位:

1、天枢

【标准定位】取穴时,可采用仰卧的姿势,天枢穴位于人体中腹部,肚脐两侧2寸处。

【主治疾病】便秘、腹胀、腹泻、脐周围痛、腹水、肠麻痹、消化不良、恶心想吐等症。

2、大横

【标准定位】横穴位于人体的腹中部,距脐中4寸。

【主治疾病】泄泻,便秘,腹痛

3、大肠腧

【标准定位】在腰部,当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疾病】消化系统疾病:肠炎,痢疾,便秘,小儿消化不良;

4、支沟

【标准定位】伸臂俯掌,于手背腕横纹中点直上3寸,尺骨与桡骨之间,与间使穴相对取穴。

【主治疾病】消化系统疾病:习惯性便秘,呕吐泄泻。

5、承山

【标准定位】承山穴在小腿被测正中线上,伸小腿或上提足跟时,可以看到在小腿背侧中间肌肉(排肠肌)收缩时会形成一个人字形的分叉,承山穴就在这个人字形沟的顶点处。

【主治疾病】痔疮、便秘、脱肛、腰腿痛等

配穴:津液不足加曲池、上巨虚、太溪;气机郁滞加太冲、气海;脾肾双虚假脾俞、肾俞、太溪

艾灸方法:用艾条或灸盒做温和灸,腹部推荐3孔灸盒,背部推荐用单孔灸盒,支沟用艾条直接灸,或者直接绑上随身灸,每次每穴15-20分钟,7日一个疗程。

便秘不是单一的穴位引起的,其他与便秘相关的穴位:

人中穴

治休克掐压人中穴

刺激人中穴有升高血压、兴奋呼吸中枢的作用。当中风、中暑、中毒或过敏时突然出现昏迷、呼吸停止、血压下降、休克等情况时,用拇指尖掐压患者人中穴可起到急救作用。

三里穴

止胃痛按揉足三里穴

胃痛时,可用双拇指按揉双腿足三里穴(外膝眼下三寸,胫骨外侧一横指处),待有酸痛麻胀感后3—5分钟,胃痛可明显减轻。

脚后跟

止鼻血捏脚后跟

鼻子出血时,马上用拇指和食指捏脚后跟(踝关节及足跟骨之间的凹陷处),左鼻出血捏右脚跟,右鼻出血捏左脚跟,约3分钟可止鼻血。

少商穴

止呃逆指压少商穴

少商穴在大拇指外侧,距指甲角—分处。呃逆不止时,可用拇指和食指紧压少商穴,至有酸痛感为度,可止呃逆。

天枢穴

治便秘点压天枢穴

便秘患者大便时以左手中指点压左侧天枢穴(位于肚脐左侧2寸),感觉有明显酸胀感即按住不动,坚持1分钟左右,有便感,然后屏气,以增加腹内压,稍后即可排便。

劳宫穴

降血压按压劳宫穴

高血压患者生气、暴怒、激动或劳累时,血压可急剧上升,此时按压劳宫穴(屈指握拳,中指与无名指尖之间所对的掌心中),可使血压逐渐恢复正常。

太阳穴

止头痛按压太阳穴

头痛发作时,患者自己可用双手食指分别按压头部双侧太阳穴(在眉梢与外眼角中间向后一寸凹陷处),按压至胀痛,并按顺时针方向旋转约1分钟,头痛可减轻。

内关穴

止呕吐指压内关穴

呕吐时,可用中指压内关(在掌面腕横纹上二寸,两筋之间)止呕。压时有酸胀感说明按准穴位,2分钟后恶心呕吐可缓解。

春季养脾胃按摩七穴位 天枢穴治胃胀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乍暖还寒,这个时候人体肠胃也到了最活跃、最有味觉的时候,如果不注意对脾胃的保养,如饮食方面,进食黏硬、辛辣、肥甘味厚的食物,或吃得过饱,使胃难以负重,就可能损害胃肠功能,进而影响整个身体的健康,所以在春季要好好养护脾胃。那么春季如何养脾胃呢?这里中医为您推荐养脾胃的按摩穴位方法,让你随时随地养生,不用吃药,不用花钱,轻轻松松就能养脾胃。

中医认为脾胃是运化饮食和水谷的脏器,也就是说人体的消化和吸收功能是依靠脾胃来完成的。脾胃强,则气血生化有常,气血旺盛,所以才能“吃嘛嘛香”,面色红润,肠胃健康。如果脾胃虚弱,就会变得不思饮食,面色萎黄,消瘦,气短乏力,胃脘隐痛,腹胀,大便溏泻,甚至会失眠,月经不调,免疫力下降,易患感冒。脾虚生湿,痰湿内阻,还会出现肥胖、身体困重、口干、口中黏腻、闭经、湿疹等问题。

按摩胃肠点

胃酸过多一般是在空腹的时候,或者是吃饭后过了一会才感到胃部不适。胃肠点——位于手掌一侧,手腕上方凹陷处的穴位。脑膜区——位于手背一侧,中指和无名指之间区域的穴位。用发针或牙签来按摩这两个穴位的话,会更具功效。按摩刺激这两个穴位,如果不到位反而会有副作用,所以要注意每次按摩到有疼痛感即可。第三疠——位于脚上第三脚趾趾根中部的穴位。以上穴位,用炙条炙烤3-7次效果最佳。

揉肚脐

用一只手的掌心贴附肚脐,另一只手叠在上面,顺时针方向以画陀螺的方式柔和地边按边摩擦,由肚脐逐渐均匀画圈至全腹,约80—100下,再倒回到肚脐,再按摩80—100下。可双手交换,逆时针方向同样的方式再按摩一遍。腹部按摩能改善肠胃功能,让肠胃受到负载压力,如果长期坚持,肠胃排泄也能有所改善。建议在晚上上床后按摩,按摩时,既不要空腹也不要胀肚。

揉腹

中医认为,人体的腹部为“五脏六腑之宫城,阴阳气血之发源”。揉腹可通和上下,分理阴阳,去旧生新,充实五脏,驱外感之诸邪,清内生之百症。《黄帝内经》一书就有记载:“腹部按揉,养生一诀。”我国唐代名医、百岁老人孙思邈曾经写道:“腹宜常摩,可祛百病。”方法是选择夜间入睡前和起床前进行,排空小便,洗清双手,取仰卧位,双膝微曲,全身放松,左手按在腹部,手心对着肚脐,右手叠放在左手上。先按顺时针方向,绕脐揉腹50次,再逆时针方向按揉50次。按揉时,用力要适度,精力集中,呼吸自然,持之以恒,一定会收到明显的健身效果。

按摩梁丘穴

梁丘穴在膝盖骨附近。脚用力伸直,膝盖骨的外侧(小脚趾方向)会出现细长肌肉的凹陷。朝着大腿用力压这个凹陷的上方看看,应会有震动感,这就是梁丘穴。以指压刺激此穴,朝大腿方向加压时,震动较强,可用大拇指用力地压。微弱的刺激无法止住突然发生的心窝疼痛。这种状况的要诀是:用会痛的力量用力加压。每次压 20秒,休息5秒再继续。如此重复几次,疼痛便会渐渐消退,这效果确实是不可思议。

按摩中脘穴

中脘穴是治疗胃肠疾病中十分重要的穴位,它位于胸骨下端和肚脐连线的中央,大约在肚脐往上一掌处。指压时仰卧,放松肌肉,一面缓缓吐气一面用指头用力下压,6秒钟时将手离开,重复10次,就能使胃感到舒适。在胃痛时采用中脘指压法效果更佳。

按摩天枢穴

此穴位于肚脐左右两拇指宽处。患者可平躺在床上,用中间三个手指下压、按摩此处约2分钟。天枢穴的主治病症包括消化不良、恶心想吐、胃胀、腹泻、腹痛等。

按摩足三里

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四横指、胫骨边缘。在膝盖的膝盖骨下面,可摸到凸块(胫骨外侧髁),由此再往外,斜下方一点,还有另一凸块(腓骨小头)。这两块凸骨连线为底边向下作一正三角形。正三角形的顶点,正是足三里穴。按压6秒钟将手离开一次,重复10次,就可促进胃酸分泌,使胃感到舒服,而且还能起到止疼的作用。

另外五大按摩法可养护肠胃

方法一:右手拇食二指按在左手臂内外侧正中腕横纹上二寸之内、外关穴位处,正反各旋揉36次。然后再以同样的方法旋揉右手臂。内关穴属手厥阴心包经,点揉此穴能宽胸理气,宁神和胃。治疗心悸失眠、胸胁痛、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胃肠官能症等。外关穴属手少阳三焦经,能治疗热 症感冒、偏头痛、胸胁痛、耳鸣、耳聋、上肢瘫痪、肩臂痛等症。心血管系统疾病的患者经常旋揉内外关,对改善自我症状、预防心绞痛发作有一定的效果。

方法二:用一只手的掌心贴附肚脐,另一只手叠在上面,顺时针方向以画陀螺的方式柔和地边按边摩擦,由肚脐逐渐均匀画圈至全腹,约80—100 下,再倒回到肚脐,再 按摩80—100下。可双手交换,逆时针方向以同样的方式再按摩一遍。腹部按摩能改善肠胃功能,让肠胃受到负载压力,如果长期坚持,肠胃排泄也能有所改善。建议在晚上上床后按摩,按摩时,既不要空腹也不要胀肚。

方法三:饭后、睡前可以搓热双手以肚脐为中心顺时针环摩64圈。完毕搓热双手按摩小腹。

方法四:从经络看,胃经是经过脚的第二趾和第三趾之间,一般胃肠功能良好者站立时脚趾抓地也很牢固。因此,经常活动脚趾可以起到健脾养胃的作用。尤其现在岁末将至,不少人应酬多、饮食无节制,易吃伤脾胃,常活动脚趾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帮脾胃减负。活动脚趾时可采取站立或坐位,双脚放平,紧贴地面,与肩同宽,脚趾连续做抓地——放松的动作60至90次,对脚部经络 形成松紧交替刺激。做此动作时可赤脚或穿柔软的平底鞋,每日可重复多次。每天洗脚时,还可在脚盆里放些大小适中的椭圆形鹅卵石等物体,泡脚同时练习用脚趾 反复钩抓这些物体。温水泡脚有利疏通经络,脚趾抓物可刺激局部胃经的穴位,持之以恒会逐渐增强胃肠功能。但糖尿病患者用此法时需注意所选物体表面要光滑, 以免划伤局部皮肤、诱发感染。

方法五:此外,坐、卧时还可从下到上按摩小腿,因为小腿上集中了不少消化系统的穴位,如脾、肝经的足三阴经在小腿内侧,胃经、 胆经的足三阳经在小腿外侧,能健脾的足三里在膝盖下三寸的外侧。常按摩这些穴位,也有助于健脾养胃。按摩时不苛求手法,力度以能承受、按后觉得舒服为度, 不要在过饱和过饿时按摩。需注意的是,儿童的穴位与成人不同,所以此按摩法不适合儿童。

冬季护肾常按三穴位

春应肝,夏应心,长夏应脾,秋应肺,冬应肾,按照人与天地的关系,冬天重在养肾。 尤其对于老年人来说,肾脏随年龄增长呈现衰老、肾气亏虚。天气寒冷,寒邪首先侵袭的就是肾,更应着重补肾,维护肾气。中医上,按摩三大穴位可补益肾气,固精护肾,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如何按摩三大穴位可起到补肾的功效。

太溪穴,汇聚肾经元气的“长江”。太溪穴是肾经的原穴,所以古人称太溪穴为“回阳九穴之一”,认为它具有极高的回阳救逆之功。按摩时不必拘泥于方法,每次5分钟左右便可。

涌泉穴,补肾固元的“长寿穴”。《黄帝内经》上说:“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涌泉穴位于脚底中线前三分之一交点处,即当脚屈趾时,脚底前凹陷处。经常按摩涌泉穴,可激发肾经的经气,疏通肾经的经络,调和肾脏的气血,调整和改善肾脏的功能和机能活动,使人肾精充足、耳聪目明、精力充沛、行走有力。将拇指或食指的指端放于足心涌泉穴处,来回按揉,每天揉100次为宜。

关元穴,封藏一身真元之处。关元是男科保健的重要穴位,具有补肾壮阳、补虚益损等作用。要找到关元也很简单,在人体正中线上,从肚脐向下量出四指宽的距离,就是关元穴。按摩时,首先以关元为圆心,左或右手掌做逆时针及顺时针方向摩动3-5分钟。然后,随呼吸按压关元穴3分钟。

此外,可在冬季适当运动,如散步、慢跑;不要进食太多过度苦寒的食物,如苦瓜等。

推荐阅读:

  1. 按这些穴位强肾益气
  2. 按摩五个穴位治便秘
  3. 春季养脾胃按摩七穴位 天枢穴治胃胀
  4. 冬季护肾常按三穴位
本文链接: https://jk.yanglaozn.com/zhongyiyangsheng/11057.html
本文标签:穴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