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食疗养生

白露健脾补肾酥山药 香酥山药的做法是什么

网友投稿 食疗养生 2022-05-12

处方新鲜山药500克,糖125克,豆粉100克,植物油750克(实用消耗150克),醋、味精、淀粉、香油各适量。

做法山药静静洗净,锅蒸熟,取出皮,切1英寸长,再切2片,用刀拍平。锅烧热倒入植物油,油烧到七成热时,加入山药,炸黄时捞出等待。另外,加热锅,加入油炸山药,加入糖和水2勺,文火烧5、6分钟后,转动武火,加入醋、味精,淀粉粘稠,加入香油放入锅中。

[功效]健脾胃,补肺肾。对于脾虚食少,肺虚咳嗽、气喘者更为适合。

白露是什么时候 白露的由来

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之一,白露时节,秋高气爽,很多人选择在这个节气外出游玩,大家在游玩的同时要注意养生保健。那么大家对于白露是什么时候了解吗?一起来看看吧。

白露是什么时候

当太阳到达一百六十五度时就是白露气节,通常在公历的九月七日到九月九日之间为白露气节,农历的固定时间是八月初十。

白露的由来

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更是干支历申月的结束以及酉月的`起始。露是由于温度降低,水汽在地面或近地物体上凝结而成的水珠。所以,白露实际上是表征天气已经转凉。这时,人们就会明显地感觉到炎热的夏天已过,而凉爽的秋天已经到来了。昼夜温差可达十多度。阳气是在夏至达到顶点,物极必反,阴气也在此时兴起。到了白露,阴气逐渐加重,清晨的露水随之日益加厚,凝结成一层白白的水滴,所以就称之为白露。俗语云:“处暑十八盆,白露勿露身。”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说,处暑仍热,每天须用一盆水洗澡,过了十八天,到了白露,就不要赤膊裸体了,以免着凉。还有句俗话:“白露白迷迷,秋分稻秀齐。”意思是说,白露前后若有露,则晚稻将有好收成。

“白露”是反映自然界气温变化的节令。露是“白露”节气后特有的一种自然现象。此时的天气,正如《礼记》中所云的:“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对“白露”的诠释——“水土湿气凝而为露,秋属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气始寒也”。古人在《孝纬经》中也云:“处暑后十五日为白露”,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其实,气象学表明:节气至此,由于天气逐渐转凉,白昼阳光尚热,然太阳一归山,气温便很快下降,至夜间空气中的水汽便遇冷凝结成细小的水滴,非常密集地附着在花草树木的绿色茎叶或花瓣上,呈白色,尤其是经早晨的太阳光照射,看上去更加晶莹剔透、洁白无瑕,煞是惹人喜爱,因而得“白露”美名。

以上就是为大家介绍的白露是什么时候相关知识,此外还介绍了白露的由来,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祝你生活愉快,身体健康。

白露节气的含义是什么 白露节气吃什么传统食物

白露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白露时节人们会感觉到炎热的夏季已经过去,凉爽的秋天已经到来。那么白露节气的含义是什么呢?下面为大家介绍。

白露节气的含义是什么

白露是秋天的第三个节气,表示孟秋时节的结束和仲秋时节的开始。露水是由于温度降低,水汽在地面或近地物体上凝结而成的水珠。所以,白露实际上是表示天气已经转凉。这时,人们就会明显地感觉到炎热的夏天已过,而凉爽的秋天已经到来了。昼夜温差可达十多度。阳气是在夏至达到顶点,物极必反,阴气也在此时兴起。

白露节气吃什么传统食物

1.龙眼

福州有个传统叫作“白露必吃龙眼”的说法。民间的意思为,在白露这一天吃龙眼有大补身体的奇效。龙眼有益气补脾,养血安神,润肤美容等多种功效,可以治疗贫血,失眠,神经衰弱等等很多种疾病。白露之前的龙眼个个大颗,核小甜味口感好,所以白露吃龙眼是再好不过的了。

2.喝白露茶

白露茶就是白露时节采摘的茶叶。白露茶不像春茶那样娇嫩、不经泡,也不像夏茶那样干涩、味苦,而是有一股独特的甘醇味道,所以老茶客们特别喜欢。

3.白露米酒

苏南籍和浙江籍的老南京中有自酿白露米酒的习俗。旧时苏浙一带乡下人家每年白露一到,家家酿酒,用以待客,常有人把白露米酒带到城市。白露酒用糯米、高粱等五谷酿成,略带甜味,故称“白露米酒”。

湖南一带有在白露喝米酒的风俗。每年白露节,家家户户都以称为“土酒”的白露米酒待客,甘甜温热,最适秋天。糯米酒能促进胃液分泌,增进食欲,帮助消化;还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对于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有一定功效。对于经络不通的人来说,糯米酒还有通经活络的作用。

4.红薯

民间认为白露吃番薯可使全年吃番薯丝和番薯丝饭后,不会发胃酸,故旧时农家在白露节以吃番薯为习。

5.石榴、鳗鱼

白露节气老苏州会吃些石榴、白果、梨等,以此养阴润肺;还会吃些鳗鱼(鳗鲡),这时鳗鱼最为肥美,是品尝的最佳时节,因此苏州有“白露鳗鲡霜降蟹”之说。在瓯江口外的洞头岛,照例要吃鲜鳗鱼熬白萝卜,鳗鱼营养丰富,而白萝卜有“消谷和中,去邪热气”的作用,二者同煮,相得益彰。

看完上文的介绍后,相信大家对白露节气的含义是什么已经有了自己的认识了,此外还介绍了白露节气吃什么传统食物,希望今天分享的内容可以帮助到大家,祝你生活愉快,身体健康。

白露节气的养生要点 谨防花粉症切勿盲目进补

鹅肝的营养价值

鹅肝含脂肪40%—60%,其中含不饱和脂肪酸65%—68%它可降低人体血液中胆固醇含量,抑制其他脂肪的吸收,对人体极为有益;每100克鹅肝中含高大4.5—7克的卵磷脂,是软化血管,延缓衰老,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功效;亚油酸为人体所必需,且在人体内不能合成,必需有食物摄取;核糖核酸每100克含量高达9—13.5克,更有利于机体新陈代谢,增强体质。

很多人可能对鹅肝有误解,认为吃鹅肝高血脂、高胆固醇。其实不然,恰恰相反。据专家证实,一般鹅肝中只含脂肪2%~3%,而肥鹅肝脂肪含量可高达60%左右,但肥鹅肝以不饱和脂肪为主,易为人体所吸收利用,并且食后不会发胖,还可降低人体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而且其隐含人体生命不可缺少的卵磷脂比正常鹅肝增加了3倍。肥鹅肝还富含油脂甘味的“谷氨酸”,故加热时有一股特别诱人的香味,此种香味是难以言表的,只有身在其中才可知其美妙所在,且在加热至35℃的时候,其脂肪即开始融化,亦是接近人体体温的温度,故有入口即化之感觉。

鹅肝的作用

1一般鹅肝中只含脂肪2%——3%而肥鹅肝脂肪可达60%左右,但肥鹅肝以不饱和脂肪为主,不会让人发胖。

2鹅肝可降低人体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且隐含人体中不可缺少的卵磷脂。

3鹅肝中的丰富营养还有补养目之功效。

营养价值


鹅肝是动物肝脏的一种,有着动物肝脏典型的营养成分。肝脏是动物体内储存养料和解毒的重要器官,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是补血佳品:

1 动物肝中维生素A的含量远远超过奶、蛋、肉、鱼等食品,具有维持正常生长和生殖机能的作用。

2 能保护眼睛,维持正常视力,防止眼睛干涩、疲劳;能维持健康的肤色,对皮肤的健美具有重要的意义。

3 经常食用动物肝还能补充维生素B2,这对补充机体重要的辅酶,完成机体对一些有毒成分的去毒有重要作用。

4 肝中还具有一般肉类食品不含的维生素C和微量元素硒,能增强人体的免疫反应,抗氧化,防衰老,并能抑制肿瘤细胞的产生。

5 动物肝脏含铁丰富,铁质是产生红血球必需的元素,一旦缺乏便会感觉疲倦,面色青白。适量进食动物肝脏可使皮肤红润。动物肝脏中富含维生素B2,维生素B2是人体生化代谢中许多酶和辅酶的组成部分,在细胞增殖及皮肤生长中发挥着间接作用。所以,常食动物肝脏有益于皮肤健康生长。

白露养生防病七注意

白露节气的到来,意味着天气真的要变凉了。这个时候也是疾病的高发期,容易感冒,那么白露养生有哪些注意事项你知道吗?白露养生应该注意些什么才能够拥有健康的身体不生病呢?下面就一起来看看白露养生防病七注意事项。

白露注意事项

1、晚上睡觉最好关窗户

民间有一个说法:“白露身勿露,露了冻泻肚。”随着夜间的凉意一天比一天明显,撤掉凉席,关上窗户,换上长袖衣入睡,将薄棉被备在床头,是十分必要的,否则很容易受凉引起腹泻。特别是病人、老人、体弱者,更要注意随着气温的变化加减衣服。

2、肠胃不好的人少吃海鲜

白露来了,秋燥之气也愈来愈明显。秋天要防秋燥,养生更主张多吃清热生津、养阴润肺的食物,如梨,蜂蜜,黑芝麻,百合,银耳莲子粥,山药,枸杞子,沙参,麦冬等等。少吃辛辣煎炸热性食物,如韭菜、大蒜、葱、姜、炸鸡腿等辛辣煎炸的食物,多食皆会助燥伤阴,加重秋燥。有哮喘、气管炎、咽炎以及过敏性鼻炎等呼吸系统疾病的人,尽量少吃带鱼、螃蟹、虾类、韭菜和辣椒等。

3、秋季情绪乐观很重要

在这个季节,有的人容易“悲秋”。所以我们要以平和的心态对待一切事物,常和家人谈心,散步,参加集体活动等使心情愉快,以顺应秋季收敛之性,减缓肃杀之气对人体的影响,平静地度过这一多事之秋。同时,还要注意不断地收敛神气,不使神志外驰,清静养神,尽量排除杂念,以达到心境宁静状态。

4、睡觉前泡泡脚养肾气

俗话说:寒从脚下起。对于北方人来说,尤其是耐寒力差的人,白露一过,更要注意足部保暖,以防寒邪侵袭。

从白露开始,天气越来越凉,有些人出现手脚冰凉、乏力等症状,从中医上来说这是肾气不足的表现。

所以,从白露起要补养肾气。大家可以坚持晚上泡脚,用温水泡,水要没过脚腕,时间在15分钟—30分钟,泡到身体微微发热最好,泡脚的同时把耳朵和腰部搓热。

5、MM不要穿吊带上街了

古语说:“白露勿露身,早晚要叮咛”,便是告诫人们白露时节气温转凉,不能袒胸露体,尤其是一早一晚要多添些衣服。白露节气一过,天气凉快了,风一吹比较容易感冒,人们应该尽量做到不赤膊、不赤脚,穿衣服也不能再露体而应注意保暖了。

眼下,尤其是中青年,追求时尚,喜欢穿着吊带衣、露脐装上街,显示青春靓丽。但是,如果此时“刻意”露出后背和肚脐,美其名曰为“春捂秋冻”则会适得其反。

6、晚上10时30分前休息

晚上12时前是阴阳交接的时候,市民最好在晚上10时30分前入睡,一般不超过11时。熬夜伤阴,做“夜猫子”是绝对不行的,不但违反养生规律,还会降低人体免疫力。人只有睡眠充足,才能够精力充沛。

而随着白露的到来,现在天气渐凉,湿气日益减少,湿气困脾胃的症状亦在缓解,这个节气已不太需要去湿,大家也会感觉到胃口越来越好。

7、加强锻炼防支气管病

秋季是支气管哮喘等病发病率很高的季节,因此要做好预防工作。

许多支气管哮喘的病人,由于担心受凉、感冒后哮喘发作,心理上处于紧张状态,而对体育锻炼有所顾虑;结果体质下降,反而发病增多。其实,体育锻炼对本病患者大有好处,病人可以根据自己的体质情况适当选择运动方式。例如每天坚持慢跑、打太极拳、练气功等,经常唱歌也会对此疾病有所控制及预防。因为人在唱歌时,只能采用腹式呼吸。腹式呼吸能增大肺活量,减轻肺部压力。并且,唱歌还能振奋精神,激发体内潜力,使人从静止状态转入活动状态,同时心跳加快,肌肉紧张,有利于控制咳嗽。

此时秋高气爽,正是人们外出旅游的大好时光。然而,常有不少游客在旅游期间出现类似感冒的症状,发生鼻痒、连续打喷嚏、流清鼻涕、有时眼睛流泪、咽喉发痒,还有人耳朵发痒等。其实这不一定是“感冒”,而可能是“花粉热”。

此节气的养生重点便是加强身体锻炼,每天进行散步、慢跑,周末可进行登山等。同时,注意早晚不要受凉,并且要对过敏性疾病做好积极的预防。

8、积极预防“换季病”

白露之日,也是夏秋交替之时,气候变化剧烈,如果不多加注意很可能使旧病复发或诱发新病,因此应积极采取措施预防疾病:

预防呼吸系统疾病。有呼吸系统疾病的老年人更应注意,因为老年人呼吸系统防御能力本来就弱,加上气温变化,很容易导致慢性气管炎等的复发。秋季各种过敏源也开始增多,因此有过敏体质的人应避免与过敏源接触。

秋季也是胃肠疾病的高发季节,稍有不慎就可能发生腹泻。由于气候转凉,人们的食欲随之旺盛,使胃肠功能的负担加重,也会导致胃病复发。

要注意饮食卫生,少吃多餐,定时定量,戒烟禁酒,以增强胃肠的适应力,切忌暴饮暴食,过甜、过油腻的食品会引发急性肠胃炎、胆囊炎、胰腺炎等病。避免大便时间过长,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一旦患有痔疮要及早接受治疗。

推荐阅读:

  1. 白露是什么时候 白露的由来
  2. 白露节气的含义是什么 白露节气吃什么传统食物
  3. 白露节气的养生要点 谨防花粉症切勿盲目进补
  4. 白露养生防病七注意
本文链接: https://jk.yanglaozn.com/shiliaoyangsheng/230624.html
本文标签:白露 健脾补肾